返回列表 发帖

天气变热的原因

据说,很久很久以前,天气不是这么炎热的说,但是自从人类工业化后天气热度不断增加 ,有的高达30~40摄氏度,所以来总结一下原因吧……
; F8 T! v* P( a 3 t' v  y, V4 n6 {' r$ E
1:人类工业化,把煤矿挖出来,把树木烧掉,导致本来可以储存热量的物质消失,热量散失到大气中,温度升高……
0 a1 {5 W9 I5 d6 C( `# s  h( }: G- ]2:储存热量的物质和氧气反应,生成CO2(二氧化碳),阻止热量从地表散失到地球以外,所以地表就像蒸笼一样,地下不断加热,但是上面却散不了热……! D% p6 @1 y) z' b& D4 e6 C( I# j" c" U
3:人类把水储存了起来,导致本来应该可以吸热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的水没了,热量无法散开挥发掉,热量只能保持在原地,在附近的物质里进行热传递……
  s) v- n2 }3 h8 |4:树木被烧掉,无法吸收二氧化碳让热量散失,也无法把热量装进被分解的碳和氧气里,导致热量进一步无法散失……( x. E8 `" s; J* h4 n; N; ?; A
5:人类使用了石油和碳等物质,与氧气发生反应,把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失到大气中,温度继续升高……
  c2 @# w1 X( N9 U: S2 b! y4 L6:大部分人使用空调、冰箱等温度更改机器,导致温度出现差距,部分地方热部分地方冷……3 F- r/ F3 u" F; C1 s

+ O9 g8 e3 A4 R4 B目前只总结到以上几点,说来说去发现问题还挺多的,不过要降低温度的方法也很容易,只要从以上的几个点里拆去其中一个条件那温度就无法升高了,比如把多余的水放到地面上,让水载着热量跑到高空,但是要注意,由于水蒸发的时候水蒸气会在地表停留一段时间先的,这个时候不要接近,否则你会觉得更加热。* u& j# l) K5 c- |5 @
/ w6 h0 Z& C. Q& {
热的介绍完了,想一下冷的怎么介绍吧,各位也说一下自己要怎么让天气变回原样吧~
% Y0 `  l# U* @  T* s  U6 X
3 n; k' F- ]8 z " {0 G. ~* G2 h2 V
PS: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!
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文章的心情
支持
反对
感动
同情
无聊
愤怒
搞笑
难过
开心
震惊
不解
软文


东北凉快和纬度高有关吧..但是冬天肯定很冷.
回忆再美好,也只能是曾经.

TOP

还有要注意的是,没20年的树全是污染环境的,只有20年以后的树才能产生氧气大于产生二氧化碳..我幼儿园的..有人那么大个冰箱很正常吧..伊布的最后那句话非常同意..东北凉快?我不清楚..大概是靠近海洋所以温度比较低(热量给海洋吸收了)吧..

TOP

没看懂..胡说你到底上几年级..4 {( c4 I8 f. i& O9 V
跑进冰箱?如果有那么大的冰箱我会那么做的= =# S+ K' v. m1 I+ Q& O' M
植树也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..# R7 N  S. J# g' m! T; [
就现在来讲,只可能减缓,不可能回复.
回忆再美好,也只能是曾经.

TOP


8 M& F; ~. f2 K( u* ]话说……还是偶们东北这边凉快点0 . 0

TOP

好深奥……

TOP

我是无聊才研究的..你那只是表面而已,要说真正的就应该说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平衡交换被破坏,然后无法逆向回收,空调的那个算例外,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原因..现在的台风主要就是因为夏天的北方很热,南方很冷才引起的,本来台风就是一种把热量散发掉的方式,如果天气差越强大那台风就会越强烈,那就是散发速度越快,这算是地球的一种自调温度方式吧,我的方法的确不太明显,因为要1公斤水从30社制度蒸发掉也只能吸收到70千卡的热量,而且要计算表面积和当时温度以及时间才能知道具体降热程度,总之很麻烦的说= =如果你想的话直接跑进冰箱里最实际..要让天气变回来有很多方法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植树,要让各种已经散发掉的物质回复到初始形态已经不可能了..

TOP

胡说研究这做什么..
3 N& V+ d$ j' v我觉得概括来说,就是温室效应嘛!因为工业的燃料燃烧和树木大量砍伐,使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,在大气中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,使热量无法发散出去.就越来越热了.
6 U0 \& |# a: s' Z* Q实际上我这里现在还是比较凉快的..
8 T# g" `. y7 s+ ^0 g- b天气冷下来的原因,应该和台风与降水有关吧.3 i0 F+ j+ I7 K# A/ e- F
胡说那个降低温度的方法我看效果不会明显的.如果有什么降低温度的办法,天气就不会这么热了.. H5 [2 a6 B3 I6 e1 t. b
让天气变回原样?我想已经不可能变回原样了.我看只会一年比一年热.
回忆再美好,也只能是曾经.

TOP

返回列表